电子招投标比传统招投标更为先进、科学、高效,因此政府机关、大型企业纷纷采用电子招投标软件进行招标采购业务,提高了工作效率,避免了传统招投标的种种弊端。
但在电子招投标推广过程中,由于传统招投标思维和形式依然存在,而参与评标专家对新法规、新知识了解不到位,会出现专家误判情况。如本文所讲案例,传统招标采购标书需要加盖印章,而电子招标的电子标书是否需要加盖电子印章?有专家以“电子标书未盖电子印章”为由,将其判为废标,是否正确?在此案例中,我们又从背后看出了哪些问题?
——背景案例
专家把未盖印章的电子标书均判为废标
2017年11月,某采购机构受委托就一物业管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,共有10家供应商按时递交了投标文件。评标时,LW专家以7家供应商投标文件(电子标书)的电子印章是P上去的为由而全部判其废标。在对余下的3家进行打分时,他给了ZH公司91分,而对第二名DH公司打了76.21分,而其余5位专家对这两家公司打分的分差也只是5分,且推荐的排名顺序也不完全一致。其中采购人代表的打分情况是:ZH公司80分、DH公司打了91.21分。
评审结果公示后,被废标的7家公司有数家向采购机构提出质疑,认为其投标文件不应当被废标,应当重新评审。采购机构邀请原评标委员会协助处理质疑,评标委员会审阅质疑文件后,认为当初对电子标书因未加盖电子印章而作出的废标结论是不当的,故纠错后对10家供应商进行重新评审打分。这次评审的排名为MH公司第一名(除LW专家外,其余6人均推荐MH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)。
由此可看出,LW专家出现了误判,做出废标结论不妥当,而且打分出现畸高畸低现象,其他几位专家对其误判和打分也并无异议。
——案例思考
由此,我们产生三个思考:
1.因专家不熟悉法律专业知识而出现错判误判怎么办?
2.评标中如何制衡个别专家的倾向性问题?
3.电子投标时标书是否还要加盖印章?
——案例探讨
1.因专家不熟悉法律法规而出现错判误判怎么办?
评审专家更多是对自身专业领域的深刻了解和把握,而往往对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全面把握到位,那么由此导致的错判、误判如何处理?本案例中只是涉及了一个电子印章问题,其它诸如法律、财务、税务等等问题,实践中是会经常遇到的,所以对客观评审因素应允许评委进行讨论(协商评分),以发挥集体智慧,减少因个人原因造成的错判、误判。
另外,对某些特殊、专门技术,如果在所有评委都不懂或不熟悉的情况下,建议寻求外援帮助,以使每个投标人都能真正得到客观、公正的评价。
有一点需注意:必须对所有投标人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。当然,如果某专家不懂装懂或因有其它想法故意错判、误判而影响整个评审委员会,那就无能为力了,比如本案例中,不排除LW专家故意错判并诱导其他专家废标的可能性(对其他专家而言,同意LW专家意见进行废标,既不得罪LW专家,又可以减少评标工作量,何乐不为?)。
而且实践中,参与某个项目评标的专家,因为同处一个行业,基本都相互认识,尤其是当某个有影响力的专家发表意见时,很容易出现意见一边倒的现象,这时候问题就会变得更为复杂、更为隐蔽,也更难处理,所以需要救济机制,而目前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规定尚显欠缺。
2.专家的倾向性行为如何制约?
专家的倾向性问题是一个“老生常谈”的问题,这主要还是由于制度设计中对评审专家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。现实中,尤其是基层单位,专家的职业操守和履职能力令人堪忧,诸如专家串通、为特定投标人谋利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。
专家的个人品德有时候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,而其个人品德恰恰是很难考核和量化评价的。在本案例中LW专家的倾向性明显,其对ZH公司“情有独钟”,分析所有评委对ZH公司和DH公司的打分情况,可以认定LW专家对ZH、DH公司打分为“畸高、畸低”。虽然《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财库〔2012〕69号)和《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》(财政部令第87号)都有要求对评委畸高畸低打分进行处理的规定,但实际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。就笔者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所知,类似的情况时常发生,有采购机构专门就此问题向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汇报,监管部门也找了相关专家约谈,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。
建议在今后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中,对现行的专家评审制度(第三方专家掌握定标权)进行适当调整。
3.电子投标需要加盖印章吗?
在采用电子签名认证电子投标时(必须具有数字证书才能参加投标),是否还需要加盖印章?在采用电子签名认证电子投标时,不再需要加盖印章,无论是要求采用电子印章,还是在纸质文件上加盖印章后再扫描上传,都是不合理的要求。
所谓的电子签名,是基于国际PKI标准的网上身份认证系统,数字证书相当于网上的身份证,它以数字签名的方式通过第三方认证有效地进行网上身份认证,帮助各个主体识别对方身份和表明自身的身份,具有真实性和防抵赖功能。它与物理身份证不同的是,数字证书还具有安全、保密、防篡改的特性,可以对企业网上传输的信息进行有效保护和安全传递。
也就是说,采用电子签名的文件更具真实性,而且根据《电子签名法》第三条,“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、数据电文的文书,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、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”,采用电子签名的投标文件已经具有法律效力,不需要再在已经进行电子签名的文件上再加盖一个印章。
当然,本案例讨论的情况,不包括没有采用电子签名(数字证书)的电子投标,因为没有采用电子签名的所谓电子投标实际上不属于电子投标,充其量只是采用电子标书代替纸质标书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投标。